東京、曼谷觀光導航都找它!獨角獸「光禾感知」憑什麼?
不進白色巨塔拚創業 王友光跨界玩出新人生
作者:高宜凡 | 攝影:張智傑 | 日期:2019-08-13
諸如Google MAP等具備GPS衛星地位功能的App 程式,已是日常必備的隨身工具,無論找路、找店、判別交通狀況,大家的生活都少不了它。可是,你用過建築物內和小範圍的室內定位及導航系統(Vision Based Indoor Position,簡稱VBIP)嗎?萬眾矚目的2020年東京奧運,來自台灣的科技公司「光禾感知」(OSENSE),將攜手早稻田大學、新宿及澀谷政府一起加入東京步行計畫(Tokyo Rally),為當地提供觀光導航、商圈人流互動、交通疏導等諸多服務。不久後的曼谷地鐵站,也看得到這樣的新穎服務。
但你知道嗎?這家剛被權威媒體《日經Business》選為「尋找10年後的google、改變世界的100家公司」的獨角獸,背後推手其實是個在大陸市場慘摔過的購物台老鳥。

鹹魚翻身,落魄購物天王回鄉重開機
來到光禾感知科技位於忠孝東路的辦公室,兩年來,這裡從3隻小貓,急速擴充為超過20人的新創團隊。43歲的王友光,正緩緩道出自己峰迴路轉的創業歷險記。
他在高雄長大,考上中山醫學院,人生卻因家中經商不順而變調,大學就開始打工生涯,做過修車、到工地挑磚塊、還找同學在社區組陪讀班,最高薪的是醫學院特有差事,「洗大體,一副8000元,」出社會後一直在行銷通路打滾,賣過化妝品、自行車、保健品、手機,不到30歲就開貿易公司、當老闆。
來到光禾感知科技位於忠孝東路的辦公室,兩年來,這裡從3隻小貓,急速擴充為超過20人的新創團隊。43歲的王友光,正緩緩道出自己峰迴路轉的創業歷險記。
他在高雄長大,考上中山醫學院,人生卻因家中經商不順而變調,大學就開始打工生涯,做過修車、到工地挑磚塊、還找同學在社區組陪讀班,最高薪的是醫學院特有差事,「洗大體,一副8000元,」出社會後一直在行銷通路打滾,賣過化妝品、自行車、保健品、手機,不到30歲就開貿易公司、當老闆。

30歲開始到中國市場闖蕩,王友光(後排中)曾在對岸的電視購物圈打下許多戰功。
事業愈做愈大,2006年、30歲的王友光遠征上海,到對岸剛起步的電視購物市場大展拳腳,最風光時在六、七個城市都有辦公室,旗下員工近百名,公司營收一年超過3000萬美金(約台幣9億元),簡直是不折不扣的人生勝利組。
可惜,電商崛起後,消費者購物行為出現改變,傳統電視購物跟著走下坡。2015年,王友光原本計畫讓公司股票上市,卻碰上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股災,不僅資金有去無回,員工也大量流失。經過七個月的訴訟及和解過程,2016年初返台,王友光十年打拚成果幾乎歸零,到了40歲只能從頭來過。
他花了快一年慢慢摸索,決定以AR(Augmented Reality,擴增實境)作為題材。他鼓起勇氣寫信給每位查得到的資工系老師,結果,只有台北大學的黃俊堯教授肯回應。彷彿在大海裡找到浮木的王友光,那陣子每天巴著黃俊堯請教,還去學校旁聽、教室裡都是小他20歲的年輕人。王友光笑說自己就像硬學技術的生意人,也只能咬牙跟上,「叫工程師來學做生意,應該也跟我一樣痛苦吧!」
不久,隨著寶可夢(Pokémon GO)大爆紅,讓全世界看到AR的潛力。人生第七度創業的王友光成立公司、再戰江湖,黃俊堯不僅加入成為光禾感知的共同創辦人,得意門生蔡弘亞也進來擔任技術長。
技術非問題,重點是跨界應用和想像力
想也知道,門外漢踏入科技圈的過程不會那麼順利,首先是多數人不熟悉VBIP如何應用,再來就是籌資碰壁。光禾感知前兩次申請國發基金都被拒絕,哪天感受到評審的質疑眼光,王友光在心中氣呼呼地說:「你愈認為我做不到,我就愈想做!」
可惜,電商崛起後,消費者購物行為出現改變,傳統電視購物跟著走下坡。2015年,王友光原本計畫讓公司股票上市,卻碰上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股災,不僅資金有去無回,員工也大量流失。經過七個月的訴訟及和解過程,2016年初返台,王友光十年打拚成果幾乎歸零,到了40歲只能從頭來過。
他花了快一年慢慢摸索,決定以AR(Augmented Reality,擴增實境)作為題材。他鼓起勇氣寫信給每位查得到的資工系老師,結果,只有台北大學的黃俊堯教授肯回應。彷彿在大海裡找到浮木的王友光,那陣子每天巴著黃俊堯請教,還去學校旁聽、教室裡都是小他20歲的年輕人。王友光笑說自己就像硬學技術的生意人,也只能咬牙跟上,「叫工程師來學做生意,應該也跟我一樣痛苦吧!」
不久,隨著寶可夢(Pokémon GO)大爆紅,讓全世界看到AR的潛力。人生第七度創業的王友光成立公司、再戰江湖,黃俊堯不僅加入成為光禾感知的共同創辦人,得意門生蔡弘亞也進來擔任技術長。
技術非問題,重點是跨界應用和想像力
想也知道,門外漢踏入科技圈的過程不會那麼順利,首先是多數人不熟悉VBIP如何應用,再來就是籌資碰壁。光禾感知前兩次申請國發基金都被拒絕,哪天感受到評審的質疑眼光,王友光在心中氣呼呼地說:「你愈認為我做不到,我就愈想做!」

王友光(左)去年和BTS集團兩位副總裁老永剛、黎國光在曼谷合影。
本篇文章刊登於《城市學》